榕城古街景观改造总体完工 百余商户敞开新门面迎客
青砖黛瓦马头墙,飞檐翘角坡屋顶。”漫步于修葺一新的榕城古街,典雅古朴的仿明清式建筑群笼罩在迷蒙的烟雨里,两侧商户敞开沿街大门,浓郁的闽都韵味扑面而来。历经一年多的景观改造提升,榕城古街面貌焕然一新,集购物、美食、休闲于一体,诠释着台江特色的商贸文化。
改变:景观改造完工 榕城古街换新颜
一提起“榕城古街”,老福州人都知道,这条长度不过300多米的特色古街,横贯台江路和五一路,毗邻台江集贸市场和元洪城,曾经是台江传统商贸的中心所在,被誉为“购物天堂”和“美食街”。
高先生是榕城古街扎根十多年的商户,目前经营着一家饭店,以烹饪福州风味盘菜为特色。今年40岁出头的他,从古街诞生就在此经营,早已把古街当成自己的心灵家园。
“20多年前,政府集资,统一兴建起3层具有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,因为台江自古以来的传统商贸文化,开街以来就吸引了众多百年老字号商铺,特别是福州风味小吃进驻。”高先生亲眼目睹这一变化。久而久之,这里汇聚百余家服装、餐饮、工艺品等业态的商铺,形成极富盛名的商业街和美食街。
屋檐翘角鹊尾、琉璃瓦、悬钟、水柱、绘梁画栋……。1999年,政府把榕城古街规划成步行街,华灯初上,各种摊贩摆设道路两旁,人群川流不息,热闹非凡。“那时候,只要走进来,你就会被人流推着往前走,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。”
可是,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,台江商贸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,档次偏低、管理不善、环境脏乱等问题愈发突出,“榕城古街”成为鸡肋,“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”。
翻开福州便民呼叫中心,投诉榕城古街商户占道摆摊、噪音扰民、卫生恶劣等问题的帖子比比皆是,相关的街道、公安、城建等部门疲于应付,收效甚微。
瀛洲街道副主任邱敏键说,仅“占道摆摊”一项,就让街道城管中队应接不暇,商户、摊贩与队员“打游击”,“整条街看过去,就一个字,乱。”
除此以外,相当部分建筑外立面损坏严重、底层雨棚广告林立、缆线线路密布繁多、空调机位杂乱无章、摊贩占用公共空间等现象突出,严重地影响街区美观和经营管理秩序。
转机出现在两年前。台江区政府将榕城古街景观整治工作提上议事日程,并被列入2014年全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点项目,从立面楼体景观整治、步行道维修改造、瀛洲桥翻修等方面着重入手。
经过多方协调,施工改造了一年多,总投资额为3000多万元的榕城古街改造项目现已全面完工。
新景:加入福州古民居元素 展现闽都特色
记者27日看到,榕城古街在台江路入口处有一个树荫广场,而台江路入口到瀛洲桥之间还有一个休闲广场。步行街道路中央留出了9米宽的休闲空间,两边各是6米宽的人行道。古街沿线还设有花钵、雕塑、座椅、树阵、树池、旗杆等进行穿插点缀。
设计方案几易其稿,相关负责人表示,最终敲定的一个原则是,在注重保留沿街建筑景观传统风格的同时采用新中式设计手法,使用“点、线、面”成景的方式,统一设计深灰色墙面,保留原有红色基调的装饰柱,翻新、修葺屋顶瓦片和窗户样式。
“同时,增加沿街人行连廊走道,并加入福州古民居建筑元素,如马头墙、仿古牌匾、飞檐翘角等,展现独具风情的闽都特色。”该负责人表示。
连接南北古街的瀛洲桥,曾因年久失修,沦为危桥,亟待改造。此次古街改造,瀛洲桥也被列入改造范围,原有的旧桥被拆除,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全新的钢筋混凝土空板梁桥,桥面宽度也由原来的8.65米拓宽到现在的12米。
随着桥梁的贯通,作为福州首批生态修复的四条内河之一,瀛洲河的生态修复工作也在实施之中。记者漫步桥上,往下望去,虽有一些沙包仍未清理干净,但空气中已经闻不到异味。
运营: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调整和升级业态
业内指出,传统商贸中心要重现辉煌,除了景观改造外,还需要重新整体运营。
瀛洲街道城管中队负责人张家焜介绍,改造提升后的榕城古街环境整洁,需要商户和市民的共同呵护。现在,街道城管中队专门配备了15名城管队员,采取日常巡查和重点盯防的方式,遏制占道经营等管理顽疾,以往的脏乱现象基本杜绝。
为了完善常态化、长效化的管理机制,瀛洲街道还专门引入一家物业公司,负责公共设施维护保养,配合城管、公安等部门,联动管理和维护古街环境。此外,在保洁方面,也由街道出面,调配4名环卫工人,全天候进行保洁工作。
“重新开街后,目前知道的人还不多,但是人气正逐渐攀升。”高先生坦言,封街改造,多多少少对生意造成影响,但改造提升后的环境,毋庸置疑为商户带来利好。
业内人士建议,榕城古街在强化管理上有了显著提升,下一步应该主打差异化竞争,调整和升级业态,增加互动体验性的内容,如提高餐饮的比重。
“相信经过一两年的市场培育期,榕城古街一定会聚集人气,重现辉煌。”采访中许多商户如是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