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教育角度推动家政服务业升级
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部署进一步促进社区养老和家政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措施,决定对养老、托幼、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加大税费优惠政策支持。其中,会议确定的一条新措施值得注意,即鼓励本科和职业院校开设家政服务专业。
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,我国对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空前巨大。其中,部分家庭对高素质家政服务人员需求旺盛,但目前家政服务业供给侧却无法满足这种需求。在此背景下,上述会议确定多项新举措很及时很必要,而鼓励本科教育开设家政服务专业是关键性举措。
多年以来,我国家政服务业都处于低端水平,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农村转移劳动力,整体文化素质不高,即使部分人员在入职之前接受过培训,但几十天的短训不可能培养出专业素质。而充斥于家政服务市场的各种资质证书,已被多次曝光存在“水分”,如有的证书是花钱买来的。
目前,只有极少数大学毕业生从事家政服务业,而且所学专业大多并非家政服务专业。反观一些其他国家,家政产业繁荣发展的背后,教育发挥了关键性作用。比如菲律宾家政服务人员之所以被全球认可,是因为文化素质高,大多都拥有大专、大学文凭,会英语,职业水准和专业技能较高。
所以,我国要想促进家政服务业加快发展,提升行业发展水平,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,为老龄化社会和全面二孩时代提供服务保障,不妨从正规教育入手。所谓家政服务正规教育,应该分为多个层次,由低到高分别为:家政职业培训、家政中等职业教育、家政大专职业教育以及本科教育等。
一旦形成相对完整的家政服务教育体系,不仅能满足不同家庭对家政服务的需求,还能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升级。比如,拥有较高职业水准和专业技能的新型家政服务人员进入市场后,可倒逼原有家政服务人员提高素质。再如,家政专业大学毕业证书就比来路不正的资质证书更有“含金量”。
近年来,已经有部分高校开展家政专业,如2016年安徽省30多所高校共新增本科专业135个,其中家政学专业首次出现在本科专业目录上。这说明一些地方高校已经开始主动调整办学方向,以便贴近市场,促进大学生就业,这是明智之举。而国家层面鼓励本科开设家政服务专业,则有更多意义。
首先,说明国家层面更加重视家政服务业发展,已经意识到教育是促进该行业升级的关键因素。其次,国家一旦重视家政服务教育,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动更多地方高校开设家政服务专业,可促进全国家政业升级。其三,未来我国家政服务业有望在促增长、保就业等方面发挥更大更多的作用。
当然,教育是促进家政服务业升级的关键性因素,但不是唯一因素,所以,还需要在其他方面发力。此次会议还提出,对家政企业进社区,其租赁场地不受用房性质限制,提高家政服务标准化、规范化水平等。此外,来自商务部的消息表明,家政服务业要建“红黑名单”等,都是必要之举。
笔者以为,从教育角度推动家政服务业升级,一方面还要让学生及家长看到职业前景;另一方面,要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。要改变社会人群对家政职业的认识,即家政服务人员不是低人一等的仆人,从事家政服务前景光明灿烂。